课程介绍
《视听语言》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所阐明的内容主要是作为影视语言基础性、语法性的知识,对于学习者影视语言知识的架构和影视知识体系的建成有重要意义,对学习者进行影视创作实践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建立视听语言的概念,掌握视听语言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
能力目标:通过对视听语言中的画面造型语言、声音、视点、轴线、镜头运动、蒙太奇等知识点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建立视听思维,提升专业素养,掌握专业知识,熟练对该门课程的答题技巧,在考研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素养目标:通过对经典影视案例、真题刷题及重点知识讲解和拉片分析,将视听语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运用于影视作品的审美训练,以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和作品鉴赏能力。
答题技巧
第一章:影像
影像的美学特征/视听语言的基本特征、影像的基本功能/视听语言的基本功能。
第二章:场景
如何选择场景、及相关例子。
第三章:光的运用
光的定义、光的强度和光的方向、用光观念、光的处理方法(常规的布光法
、如何处理光的影调)
第四章:色彩的运用
用色彩感染观众的情绪、色彩的协调。
第五章:构图
构图含义、一般构图规律(8点)。
第六章:镜头处理
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拍摄角度(平视、俯视、仰视)、聚焦与构图、摄影机的运动方式。
第七章:场面调度
场面调度的含义、场面调度的依据、场面调度的具体形式、画内空间和画外空间。
第八章:镜头组接
镜头组接的依据(服从内容、服从风格、服从节奏、服从剪辑原则)、创造独特的时间流(也就是剪辑的作用和必要性,压缩时间、改变镜头顺序、放大时间)、
不同场面的镜头组接、镜头组接的基本原则。
第九章:蒙太奇
蒙太奇思维、蒙太奇思想、蒙太奇手法。
第十章:长镜头
长镜头的功能、拍摄长镜头要解决的问题。
推荐影片解题思路:
对于考生来说,成大的选择题是较为简单的一类考题,尽量拿满分。成大的选择题没有超出参考书范围,考察的知识点也较为简单,注重考察学生对原书基础知识的把握。不需要深度思考,掌握教材内容即可相对轻松应对。
(1)锁定题干的考察范围,根据题干所描述的知识选择相对应选项。
(3)认真审题,弄清楚题干问的是或不是以及是或否。
(2)排除法,优先排除错误选项。必须对相关、相近、易混、易错的知识进行比较和辨析,才能排除干扰准确作答。
例如:
1、 影像的构成元素包括()[2020年真题]
A人、景、物、光、色 B人、景、物、光、影
C人、景、画、光、色 D人、景、视、光、色
2、影像能够张扬和强化情感,能够超越直观的信息,达到()[2020年真题]
A、表意功能 B、象征功能
C、表意意义 D、象征意义
3、1948年的电影《小城之春》的导演是()
A田壮壮 B费穆
C陈凯歌 D张艺谋
4、如何选择场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域鲜明 B体现主题
C具有造型美感 D基于摄影机运动
5、光线在创造影像效果时,起到关键影响作用的是光的() [2019年真题]
A强度和方向 B颜色和范围
C范围和大小 D温度和大小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硬光的强度比较大,反差大,有较明显的阴影和较硬的边线
B硬光造型感很强,适合展示人物性格
C硬光没有明显的投射方向
D硬光容易在物体上产生局部高光光斑
7、被誉为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彩色电影是()
A《蓝》 B《简爱》
C《辛德勒的名单》 D《红色沙漠》
8、色彩在情节发展中能够突出人物性格、处境和情绪,也可以表现某种() [2018年真题]
A表意理念 B象征理念
C象征意义 D象征手法
9.下面利用了构图的()
A隔景 B借景
C引景 D远景
10、《四百下》是下面哪位导演的作品()
A希区柯克 B黑泽明
C梅里爱 D特吕弗
11、焦距是指光学镜头的焦点距离,焦距的长短决定着镜头视野和()范围的大小,景物的透视关系也会受影响。[2020年真题]
A景深 B速度
C光圈 D焦点
解题思路:
对于考生来说,成大的判断题也是较为简单的一类考题,尽量拿满分。
成大的选择题没有超出参考书范围,考察的知识点也较为简单,注重考察学生对原书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记忆。不需要深度思考,掌握教材内容即可相对轻松应对。
【答题技巧】
(1)锁定题干的考察范围,进行客观判断,不能加入主观臆想成分。
(3)认真审题,弄清楚题干问的是对或是错。
(3)将题干描述内容与参考书知识进行对比,谨防同义替换或偷换概念。
例如:
1、顺光是光线的投射方向和拍摄方向相反的光线() [2020年真题]
2、景别分为:特写、近景、中远景、远景和全景()
3、从光的方向,可以分为:顶光、顺光、侧光、逆光()
4、镜头语言的法则包括三个主要成份:景别、角度和摄影机的运动()
5、影片中整体色彩往往奠定了一部影片的风格和主题()
解题思路:
填空题作为传统人文科目的保留题型,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内容上包括人名、年代、地名、专业名词、影片、导演等。由于该类型的分值比较小,所以在考试中属于比较简单的一类考题,主要考察记忆能力。
(1)对每个章节重点进行背诵;
(2)熟悉各章节关系,方便联想记忆;
要把填空题做好,前提还是扎实的基础功底,除了课堂上的记忆背诵,课下的积累复习也是不可或缺。毕竟填空题不像选择,实在不知道答案可以抛硬币(不是)。
例如:
1、德国电影理论家 写出了《电影作为艺术》一书
2、视听语言的媒介材料是 和 。
3、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是 。
4、影片黄土地是由 导演的。
5、电影艺术诞生于 。
6、影片《末代皇帝》的导演是 。
7、 光线投射方向与拍摄方向在0度与90度角之间。
8、 追求光的唯美效果,希望通过光线设计表达创作者的主观感受。
9、 是整个画面的视觉中心,是画面结构的支点,是表达主题的核心内容。
10、《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是 执导的。
解题思路:
我们分为三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题干中涉及的名词,进行描述解释;
第二部分,结合题干中提出的问题,分3-5个点进行分析;还是这些层面:内容、性质、特点、特征、功能、规律、条件、背景、代表作、代表人物、形成等等。
第三部分,总结升华。地位、影响、意义、价值,这几个层面总结回答。
注意:简答题每道题控制在20分钟以内,600-800字,基本上600字就可,时间充足可以写到800,但要有理有据的写,不要为了增加字数,乱写。
例如:
1、不同类型的影片会选择不同性质的光效,带有现实主义倾向的作品钟情自然光效,而带有表现主义风格的影片,创作者往往会在光线上做文章,让光线参与到叙事中。请梳理再现派的代表人物,配合实例,最后得出再现派的观点是什么。[2020年真题]
2、简述构图的一般规律
3、景别分为哪几种,它们都有哪些功能?
解题思路:
根据不同的标准,论述题可以划分为许多类型。主要有叙述式、说明式、评价式、分析式和批驳式这五种。
叙述式论述题要求考生把某一事实或原理详细地表述下来;
说明式论述题则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话对某一事件或道理进行解释;
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或理论对事物或人做出价值评定,是评论式论述题的重要特点。
分析式论述题要求考生对某一现象进行分解,然后找出这些独立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内在关系;
批驳式论述题要求考生用某种观点对试题所展示的观点或立论进行反驳。题型不同,作答方式也不同,考生一定要看清试题类型,按相应方式作答。
评分标准,一般会从内容、结构、语言等几个方面综合考量,然后按档次评分。以一道30分的论述题来看,一般可以分为如下五档:
五档评分
第一档次:26-30分立意深刻、中心突出、观点新颖、论据翔实,结构清晰,逻辑严谨,论述精辟,字迹优美,行文流畅,文采丰满。
第二档次:21-25分中心明确、结构较为完整,逻辑层次比较清晰,文从字顺。
第三档次:16-20分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尚完整,语句比较通顺,有少量语病和错别字。第四档次:11-15分中心不太明确,结构不够完整,层次不甚清晰,语句不够通顺,有较多语病、错别字。
第五档次:0-10分偏离题意,结构残缺,层次混乱,思维不清,语句严重不通。书写字迹潦草混乱。
注意:回答这一题,每道题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1000字左右即可。针对论述题,建议大家把今年的热门电影观看一遍,有条件的尽可能去全影片拉片,去写一个或者在网络上找一个综合影评,既要包括剧情分析,也要包括视听语言分析。以免出具体的影片分析,大家都没有看过,怎么分析。
例如:
在经济和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数字媒体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影视方面,数字媒体技术更是离不开的创作技术,请以论文的形式论述数字媒体于动画融合带来的机遇。